基本情况:
小斌(化名),15岁 ,初三,自从升入初中后,变得越来越叛逆,逃课跟朋友去玩,抽烟,早恋,穿拖鞋背心到学校,老师劝说并与老师发生冲突。父亲常年工作繁忙,小时候陪伴很少,不听话打骂教育,父子关系比较紧张,妈妈软硬兼施,好说歹说,勉强去学校几天又呆不住了,这样反反复复有一年多的时间。眼看要到中考了,小斌提出不上学了。
叛逆少年成长记:
小斌从小贪玩好动,主要是妈妈带大,爸爸由于工作原因陪伴较少,只有周末时间在家。根据后期辅导中小斌回忆童年时期对爸爸印象不深,每周末回家也是玩自己的,跟朋友聚会打牌喝酒,很少有时间在家里陪自己和妈妈,有一次自己在学校里跟同学发生冲突回家后,爸爸很生气,没有询问缘由就批评他,这让小斌心里非常的伤心。
小斌的妈妈是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妇,在孩子五年级的时候选择全职在家照顾孩子饮食起居,平日的生活主要就是母子两,妈妈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上,平时不需要孩子做任何事情,只需要把学习安排好就行。孩子在生活上对母亲是依赖的,可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开始排斥妈妈的过度照顾和关注,觉得妈妈太爱唠叨,太爱管着他,与此同时妈妈也意识到了孩子的变化,由于害怕担心孩子不听话,妈妈更加紧张的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
就是在这样的父爱极度缺失和母爱过度关注的状态下,小斌的叛逆心理越演越烈,从最初的抵触情绪开始慢慢出现撒谎,发脾气等。父母越是管他就越是对着来。后来接触了一些不爱学习的朋友,问题越来越严重,早恋,逃课,甚至有几次夜不归宿,妈妈在他的书包里发现了烟,当意识到问题严重后,妈妈也尝试过跟他说好话,以后不限制他出去玩,不干涉他交友了,可是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眼看就要中考了,小斌陆续出现不上学,家里所有人都轮番上阵的劝说,问题反倒更糟糕,直接提出来不上学,连中考志愿也没去学校填。也许是出于逆反心理不想承接来自大家庭的压力,也许是受朋友的影响觉得学习没有意义,种种心理因素作用下,小斌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在孩子选择放弃填写中考志愿后,妈妈万般无奈下将其送到了武汉身修教育参加6个月的体验式系统心理辅导。
辅导记录:
起初小斌很反抗,无视其他人,不愿意配合,面对这样的状态,老师一开始并没有强制性压制,而且给他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认识和感知这个新的环境。在一堂“心理画像”的课程中,当老师拿着他的画说“你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孩子,很有担当,你跟你父亲的关系不太好,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的这些行为是在对抗你的父亲,同时也是为了维护你母亲。”老师的分析让小斌有些惊讶,如此透彻的说出了他内心不曾被人理解的感受,因着这份好奇打开了小斌内心这扇门,随着他接触的课程越多,了解到的越多,好奇的也就越多。终于有一天他主动找了他的咨询师,说出了他这段时间内心的困惑,咨询师借此机会也打开了他的心门,为后面的咨询辅导奠定了基础。
在后面的课程中,老师掌握了小斌的性格以及真正问题所在,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帮助其一步步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与其建立了非常好的信任感,小斌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孩子,真正接纳老师后会对老师特别的信任。咨询师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帮助他提升自我价值感,同时引导他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步步去认识自己与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随着这些问题一步步清晰,小斌意识到之前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幼稚,用了一种伤害自己和亲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小斌的父母也在接受家长课堂的学习,专家老师们带着家长了解孩子问题的真正成因,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改善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在课程的最后一天亲子活动中,小斌与他父亲进行了一次长谈,具体谈了什么我们不知道,可是看到父子彼此的笑容都轻松起来。
辅导效果:
回家两个月后据小斌妈妈跟我们说分享,学习后家庭氛围改善了很多,孩子的爸爸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尽可能多抽时间在家里。小斌回去后主动提出来下学期复读。之前那些朋友,他开始选择性的跟别人玩,还用自己在营地学习的内容去教导朋友。而妈妈自身也在改变,找了一份新工作,开始尝试着给孩子一些信任和空间,新的相处模式虽然还在磨合,但是一家人都能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关系也缓和了很多。